2)第十八章 童言无忌_一个人的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事,包括伤员,哪还有那么多意见。

  吃过晚饭。村民们已经三三两两地向这里聚集,几个村干部和八路军战士维持着秩序。

  “弹起我那三弦定起个音,我说一段往事大家听。却不说前朝往代的人,单说那唐朝手里事一宗。”随着醒木一响,说书人开始唱了起来。

  说书人是两个,一个中年盲人弹着三弦在唱,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在旁击鼓打板。

  陕北说书长期在农村演出,唱词生活气息浓厚。通俗易懂。唱腔激越、粗犷,具有浓郁的陕北风情。曲目内容多以“奸臣害忠良,相公招姑娘”为主。

  “头大如斗,眼赛铜铃。口似血盆、牙赛钢锥,捶头一攥炒菜盆,两只老脚赛门樽”这些词是用来形容古代英雄的。让吴铭差点没喷出来,这血盆大口,獠牙利齿地不整个一妖怪吗,哪里象英雄啦!不过,这陕北说书倒是真的与众不同,挺有意思的。

  演出结束了,纯朴的百姓依依不舍地纷纷散去,吴铭从兜里掏出两块大洋,走过去,放在说书人的面前。

  “谢谢先生。”小丫头惊愣了一下,躬身答谢,又对身旁的盲人说道:“师傅,有位先生赏了两个大头。”

  “买两件厚实地棉衣吧!”吴铭不等盲人站起来道谢,摆了摆手,抢先说道。

  ………………………

  第二天清晨,在吴铭的建议下,一行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直去延安,吴铭和多萝西则要稍停留一下,然后将在何雯和新来的延安向导陪同下,先深入其它地方,最后再去延安。

  多萝西拉着吴铭和何雯在村子里晃悠,与那些纯朴的农民聊天,问话,很尽职地扮演着一个记者的角色。

  他们的身后总跟着一群孩子,可能是他们头一次看到金碧眼的洋鬼子,这从他们好奇而又有些害怕的眼睛里能看得出来。

  “你去问他们几个问题好吗?”多萝西低声说道,眼睛瞟了瞟身后地小尾巴。

  “为什么让我去?你自己问不是更好吗!”吴铭反问道。

  “他们,他们好象有点怕我。”多萝西说道:“这是我想问的问题,都写在纸上了。当然你也可以自由挥。”

  “好吧!”吴铭接过来,故意放慢了脚步。

  于是,一场简单的对话便在吴铭和孩子们之间展开。

  “什么是gcd呀?”吴铭笑着问道。

  “gcd是领导八路军打鬼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人。”一个十岁左右地男孩子吸着鼻涕回答道。

  “还有呢?”吴铭继续问道。

  “他们帮助我们打地主和资本家。”

  “那什么叫资本家呢?”这个问题比较难,几个孩子半天没有回答。

  “资本家自己不干活,却让别人给他干活。”这个答复也许过分简单了,但却能从孩子的身上看到以后资产阶级的命运。一个人的抗日不惭世上英,意气紫霓生第十八章童言无忌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