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6章 偏执的作品_大文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德孚要写的这部《乌合之众》,显然也不是什么严谨的学术著作,因为严谨的学术著作必然是枯燥的,而枯燥无味的作品,又如何引起广泛的话题性呢?

  虽说王德孚的系主任曹旭平希望他创作出一部更加具有思想性的作品,同时也能像王德孚之前的那篇《女性的屈从地位》那样,引起各种各样的解读与讨论,也许曹旭平更看重的是思想性,但在王德孚看来,引发更大的轰动,才是更重要的。

  王德孚写书的目的总是很纯粹,比如说用笔名“墨忖”创作的《龙头》,就是为了金钱,那么现在要写《乌合之众》,就是为了名声,当然这样的名声还可以让他提前本科毕业,并轻松读研,这不就很完美吗?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德孚要写的《乌合之众》并不是完全给那些自认为高逼格的人士看的,或许他们看了之后,还会大骂此书根本就没有任何严谨的论证过程,只是在翻来覆去阐述一个观点——群众就是愚蠢、盲从、狂热……(一系列贬义词)的。

  群众要么只会锦上添花要么就会落井下石,只有伟大的领袖才能让群众也变得伟大,然而群众又会轻易被野心家利用,成为非常弱智的工具。

  不得不承认,王德孚其实写这本书,也是在暗讽,所有的读者也都是“乌合之众”,只要有一群“乌合之众”来吹这部《乌合之众》的话,那就算这书通篇都是在书写愤青一样的观点,那它就可以成为许多读者推崇的作品,可能不少没看过这部《乌合之众》的读者,还会觉得它是一部逼格多么高的社会学巨著。

  实际上王德孚在之前写《女性的屈从地位》时,已经尝到了写偏执、煽动性作品的甜头,让他写平和、中庸的作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也许这才是真实的世界,根本没那么多黑白分明。

  然而王德孚在创作这种需要引起广泛话题性的作品,那就是要黑白分明一些,用最偏执、最有煽动力的观点,来吸引眼球!

  而大众读者这群“乌合之众”肯定也就喜欢看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作品,你要是写群众既是智慧的又是愚蠢的、既是理智的又是狂热的、既是善良的又是残忍的,那有多少人看呢?

  还不如直接写群众就是愚蠢、狂热、残忍的!

  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不少作品描绘了所谓“群体的智慧”、“完美的民主”、“多数人的正义”,这其实也符合是华夏日不落帝国的发展过程,它现在毕竟已经从曾经的君主专制国家,变成了如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拥有投票权的民众也越来越多了。

  所以从总体上来说,华夏日不落帝国是越来越民主的,哪怕如今的民主就是有钱人的民主,但这不妨碍许多文人在资本的大棒之下,继续鼓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