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章 有趣的笔名_大文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仅仅因为徐诗哲与张婉怡之间有夫妻之名,就将陆罂梦定性为小三,继而厌恶这样一个人物,那太过肤浅。

  实际上在徐诗哲爱上张婉怡之前,他和陆罂梦,就是最为合拍的“性伙伴”关系,也就是俗称的“pao友”,他们之间或许什么都有,但就是没有爱情,因此两人之间的相处,非常的轻松、愉悦,他们可以边谈艺术、谈美学、谈诗歌等谈一整天,一边谈当然要一边做爱。

  两人都不觉得做爱这种事情有什么神圣的,人要吃饭喝水,当然也要做爱。

  陆罂梦根本不在乎徐诗哲拥有众多“性伙伴”,因为她也有许多情夫,其中还有情夫因为在肉体交流的过程中,爱上她,而放弃自己的家庭,想要与她结婚,但毫无疑问,被只想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的陆罂梦拒绝。

  她这样多才多艺的绝色美人,对无数男人来说,就好像罂粟花一般,让人上瘾,而在上瘾之后,想离她越近,却发现她像天边的云,越飘越远之后,那分明就是染了毒瘾,却被强制戒毒之后,那极度的痛苦……

  那个为她放弃家庭的情夫,发现自己过去对于婚姻的执着是可笑的,纯属多余的假想,或许要想和陆罂梦永远在一起,就必须成为如徐诗哲这样能够完全做到灵肉分离的人。

  总结来说,《情与性》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xing爱故事,各种H描写,让它可以成为这个时代解决单身狗欲望的魔法材料,但它本质上其实是一部哲理小说,只要读者透过H看本质,他们就会陷入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情与性。

  王德孚在书中提出情、性、灵、肉、记忆、虚弱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码,并与人物一一对应,支撑起各自的生存状态,展现了心灵与肉体的两重性。

  而每个关键词都是人物不同可能性的侧面。

  可能性是与一次性抗争的最积极的方式,因而他这部H大作可视为对自以为是的“绝对”的瓦解。

  而生命由于缺乏绝对的意义,变得没有依凭与支撑,甚至不如随风飞舞的羽毛那样有确定的方向。

  因此,小说的结局,当然也是会让读者感觉懵逼的,为了体现人生的无常,徐诗哲与张婉怡最终再一次走到一起后,却死于一场车祸,当时张婉怡因为实在无法忍受徐诗哲的行为,而选择离开,徐诗哲终于发现,比起“性”,他果然还是更在乎“情”。

  可惜的是,他们之间能不能圆满地在一起,都被王德孚的一支笔操控着。

  他之所以想好这样一个结局,当然是为了想完结的时候就完结,这主角都死了,那还要写啥?

  只能说牛逼的作家连烂尾起来,都可以让读者感到这个结局有“深意”,象征人生无常嘛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