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挖地道(求推荐票,求月票)_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孙承宗,袁崇焕,孙传庭上朝奏对。

  朱由检随即任命孙承宗为辽东巡抚,兼右佥都御史,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蓟辽总兵,二人一同前往辽东,总管辽东军事,民生。

  又命孙传庭为兵部侍郎,陕西巡抚,负责陕西之地的抚民赈灾工作。

  同一天,琉璃伯萧升进献祥瑞,分别是亩产千斤的红薯,亩产千斤的土豆以及亩产六百斤的小麦。

  明朝时期,国内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北方小麦,产量大约亩产200-300斤,一年一季;南方水稻,一年两季,亩产差不多500-600斤。

  红薯和土豆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传入大明,只不过都没有推广开。

  这两种作物采摘和种植需要的人力颇多,如今前者在南方小范围种植,后者更是作为一种贵族才能吃的食物,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萧升同样引进小麦,是为了让一些不愿意种植红薯的人去种植。

  相比于红薯,小麦已经在大明种植很久,更容易推广。

  萧升这里的所说的亩产数量,其实都是按照最低来计算的。

  这个时代没有精耕细作的技术,也没有各种化肥农药防治害虫,亩产不能和现代相比。

  萧升带来的现代小麦粮种,一亩地可以产1200斤到1600斤,到了明朝这边,600斤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小麦一亩地大概需要二十公斤种子,萧升带来了五吨,也就是能种二百五十亩地而已。

  红薯和土豆也各有五吨。

  他不可能一直带粮种过来,想要推广开,还需要明朝这边朱由检来推动。

  时空门就那么大,这段时间朱由检处理宫闱的事情,而萧升就忙活这件事了。

  萧升进献祥瑞,得封一等琉璃侯,进锦衣卫从三品指挥同知,太子太师。

  于是,萧升就这样正式进入了明朝官员的视野之中。

  当晚,乾清宫,朱由检,张嫣,周皇后周莹,萧升,四人坐在一张桌前。

  “皇嫂,皇后,这位是琉璃侯,我为信王时,我们曾结拜,故而无人之时,便以兄弟相称。皇后,你也要与我一样,对兄长要恭敬。”朱由检这一番话说完,让张嫣和周莹都是有些不敢相信。

  当今天下,还有人和大名藩王结拜,而且如今朱由检成为了皇帝,竟然也如此敬重于他!

  朱由检又补充道:“对了,皇后,前月你不是奇怪我为何总是找不到人吗?其实那时候我就是去找兄长商议事情,兄长是心怀大义之人。”

  “行了,你可别吹嘘我了。”萧升自己都听着有些无语了,出言打断道,“说说吧,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我今后不便出门,但每日还是需要和兄长商议事情,所以我计划在你的府邸和皇宫之间挖出一个地道来,然后无论是你进来找我,还是我出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