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5章 截_我在洪荒有座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成子为轩辕,只教其法,未全其道,这其中缘由叫人深思。笔%趣%阁qu广成子见轩辕,神情淡淡,他虽然是帝师,轩辕称帝的道路上却无甚功绩,心中不满道:“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需要我和你谈论至道?”

  然而,轩辕治理天下,无处不一片欣欣向荣,广成子此言,叫轩辕寒心。

  “师尊恕罪,弟子诚心向道......”

  “不必多言,你好好反省一下,静思可以明心神,之后再来见我。”

  说着广成子袖袍挥挥,叫轩辕退去。

  轩辕回来后,将一切大事要事处理好,就不再过问政事。自己在姬水之畔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看云卷云舒,水流湍急又舒缓,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个三月,自认为无愧于师尊教会,不负李烛影重托,人民安居,亦无天灾祸事。

  待一切心绪杂念平静下来,轩辕再次找到广成子,求取长生之道。

  再见之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轩辕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广成子见他姿态放低,蹶然而起道了声好。

  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

  说完,广成子给了他一卷《自然经》。

  《自然经》讲究缘法自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短短时间就能达成的。而轩辕已老,他没有时间。

  广成子此举,无疑再次将轩辕退得更远。这样的做法非常的蠢,一个不受弟子认可的老师,即使占着师长的名号,最终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李烛影为人皇时,幼年曾拜太清坐下玄都大法师为师,功德圆满时,上天却没有将功德分一分给他。

  那是因为李烛影归还了太极图,还附送了一份感悟。要知道太极图和李烛影一同转生,相当于同根同源的本命灵宝,完全可以将其据为己有。他没有将其炼化,任由它吸收了自己的感悟,扬长而去。

  这些已经足够偿还玄都十几年的教导,即使不够,那也就没多少功德给。给多了老天不干,给少了觉得寒颤……这理由好牵强!!

  广成子这样做,也是一时气愤难平。轩辕明明是他的徒弟,却和他不甚亲近。反而和李烛影关系友善,多次表露出钦佩的神情。

  这如何能忍?

  说到底,轩辕还是受李烛影的牵连。谁叫李烛影广成子这两人,一个是元始最看重的大徒弟,一个是通天最宠的小徒弟!两人天生八字不合。

  轩辕不甘,却也无法。他命人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