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三局三胜_明朝大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的应对,就有看法,真是胡说八道!”

  “训导大人当真不会?”

  “自然不会!”

  “既然如此,学生恭敬不如从命。”

  男子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是被人下了套了,两句话没注意,让这小子带到沟里面去了。

  这样的话,即使这小子应对不当,到时候也会说,因为他入学日浅,所以回答不上来,所以你就不能说学堂怎么样,也不能说先生张平夷如何?

  那自己的目的是为什么啊?

  也罢,只要自己一会儿考较些难的,扫了那张平夷的脸面,也就行了。

  “我今天出三个题目,你若是赢了,我就给这冯氏私塾一个名分!”

  此话一出,老者和张平夷的脸色都变了。

  冯氏私塾冯氏私塾,这是冯家的私塾,也就是说,官府是不承认的,建学堂请先生都是冯氏一族自家的事情。

  可是如果训导给一个名分,那就大不一样了。

  也就是说,这学堂会成为一个中心小学,就不再是冯氏的私塾,而是朝廷钦命的学堂。

  除了州学府学县学以外,至少也得是在某个镇上,才能叫做社学或者乡学,还得教谕大人批准才行。

  男子抛下这个大饼,用心其实有些险恶,因为如果陈舟答不上来,他就要承担这个责任。

  这下子,连老者都紧张了。

  人就是如此,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旦有所求,就会关心则乱。

  男子得意道:“我李文彬,忝列本县训导,负责县域教化,所以,先考你的诵读。”

  这个时候,诵读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这些经传,都是要求先背诵过来。

  也就是说,百家姓要背诵,三字经要背诵,千字文也要背诵。

  乃至以后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五经,都是要求背诵的。

  熟读成诵,才能厚积薄发,做出文章来才容易。

  尤其是参加科举,制艺有一些截搭题,更是如此。

  如果背诵的不熟,根本就不知道人家出的是什么题目,而审题不清,自然也就谈不到如何做文章了。

  “请训导出题!”

  “嗯,你既然已经开蒙,三百千也都是教授过的了——”

  陈舟点头。

  “那好,就把千字文背诵一遍吧。”

  李文彬其实够阴损的,这千字文,本身就属于是三百千最后讲授的,理论上最为生疏。

  但是对于陈舟而言,这哪有什么难易之说,就连张平夷也知道,陈舟早已经把这背得滚瓜烂熟了,简直就是送分题。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一字不错,一气呵成!

  关键是陈舟十分的平静,不急不缓,既没有结结巴巴,也也没有像为了展现自己熟练程度一样,背得吐字不清,含含糊糊。

  别的不说,这份在训导面前的平静,已经殊为难得了。

  陈舟如此平静,李文彬却有些不满了,一共三道题,三局两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