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一节 齐鲁烽火(6)——定局_《中华新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颊河的源头起自河南濮阳的金堤河,流经平原县城和德州市之间。它的干流经河南省的濮阳、清丰、南乐,河北省的大名,在莘县沙王庄进入山东,然后流经莘县、冠县、聊城、临清、高唐等地区入德州境内,在无棣黄柏岭一带进入渤海。

  马颊河的干流主河道全长约123公里,流域面积2870多平方公里。如果不算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的那条人工开凿的京杭大运河,马颊河应该是山东省境内的第三大河流,仅排在黄河和徒骇河之后。因此在津浦铁路山东段,马颊河铁路桥是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又一座重要的桥梁。

  马颊河德州段水深流急、水面宽阔,而此时的日军大部队缺乏必要的渡河工具。他们北进的道路除了这座铁路桥,几乎没有其它的选择。林波把解决北进日军主力部队的战场选在这里,也正是看上了这里在地理上所占的优势。

  在马颊河的干流上,从平原县城向西不到10华里,有一座通往武城的简易木桥。从这里再向西过运河,就是河北省境内了。可惜,这座木桥已经被林波派出的粤三师第七团炸毁,并且在马颊河西岸布防,此路显然不通;从平原县城向东是陵县,这里到德州有一条公路,也可以过河。可是这里早就被粤三师的第九、第十两个团占领,并利用这段时间在这里构筑了比较完善的野战阵地,此路也不通。

  斋藤季治郎看着这些潜伏在当地的日本谍报人员刚刚送来的情报,眉头紧锁。他的眼睛盯着地图沉思着:敌人利用这次阻击战,已经在平原至德州的东、西、北三面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而在南面,最新的情报显示:至少有一个师的菲军已经越过了徒骇河,正从背后向着自己猛扑过来!而完成这些部署所需要的时间,正是叶挺等人在平原拼死阻击日军而赢得的!

  “四面楚歌呀!”斋藤季治郎叹息了一声。在现在的这种形势下,对于日军来说向哪面突围都会是同样的艰难。况且日军如果离开了铁路向东或者向西进攻,则部队必须徒步行军,部队行进的速度也必然会极大地下降,缺乏车辆的日军最后被敌人围追堵截、分割歼灭应该是可以预料得到的必然结局。考虑再三,他完全放弃了向东、西两面进军的打算,因为只要敌人把那些桥给炸了,没有足够渡河工具的日军就只有望河兴叹的份了。

  向南再退回山东?对于失去了海上优势、失去了补给和增援的日军来说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就地分散部队进入山区当土匪?在连语言都不通的异国他乡去当土匪,只能让他们躲过一时,最后的结果恐怕会更惨!

  “只有奋力向北、冲破敌人的阻击、沿着津浦铁路进入北京、协助段祺瑞保住他的地位,才是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