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6章_配音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基础,这将直接决定授权产品的潜在市场空间;在此之上,是否具有标志性的符号化特质则决定衍生品的可开发空间,因此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科幻片一直是衍生品市场的宠儿。

  《流浪地球》则同时满足这两个要素:影片在春节档实现强势逆袭,如今票房更是攀升至国内影史第二,是当下最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影IP。

  同时作为一部科幻大片,其所具备的诸多科幻元素,相比于传统剧情片、故事片,都更具有可供开发的价值和衍生可能。故而相关衍生品的出现,也大大激发了观众的消费欲望。

  然而和电影本身一样,虽然现在《流浪地球》衍生品大热,可相关项目在初始阶段推动得并不顺利。

  《流浪地球》上映前几个月,片方曾经找到过主攻铜工艺品设计和打造的品牌铜师傅,希望能够联手开发一系列衍生品。尽管铜师傅此前就曾涉足过蜘蛛侠、钢铁侠等的衍生品开发。

  像铜师傅这样的品牌,其实并不在少数。因为《流浪地球》是一个新IP,很多人并不信任它,上映前没人看好其衍生品。早在去年就启动授权工作,找了十几个品牌谈合作,但推进得十分缓慢。

  愿意出高授权费的商家比较少,而拿到授权的商家也不敢量产或者推出比较多品类的产品,大家都保持着一个观望的态度。

  待到大年初二电影开始爆红后,很多商家才幡然醒悟,纷纷找上门来谈合作或是开始加紧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某些厂家甚至于等到初二初三才开始用众筹的方式启动项目,以至于目前多款产品能买到的现货都较少,有不少需要等到一两月后才能发货。

  而较短的开发周期,意味着衍生品的开发空间和影响力都会受到影响。一般会在项目早期就启动衍生品开发,这样才有可能根据电影题材和类型,完成品牌定义、图库开发、授权市场开拓、产品研发、大货生产等工作,这个过程最少也得半年。

  低迷的衍生品市场,何时能迎来生机?

  尽管《流浪地球》衍生品的发开之路并不顺利,但却让处在低谷期的衍生品产业看到了一丝曙光。

  因《大圣归来》《大鱼海棠》《魔兽》等电影及衍生品的成功,电影衍生品行业一度被视为是一片蓝海,当年曾经出现过大量衍生品开发团队,不少影企也专门设立自己的衍生品部门或是线下门店,整个行业一片欣欣向荣。

  然而由于缺乏对衍生品开发的认知,很多开发团队在拿到IP授权后,往往会用流量资源硬绑品牌、贴IP的标签,趁着IP热度快速套现。

  最为常见的做法,就是以电影周边之名,在品牌现有产品中贴上某IP标签,甚至无需图库开发及应用培训、无需关联逻辑和重新设计。

  这种衍生品忽略了IP养成的规律,非但不能够体现IP本身的价值,还可能因为IP和品牌之间的不匹配,而消耗甚至损伤消费者对IP情感。

  虽然当时也有少部分片方试图认真进行衍生品授权、研发,但最终效果却也都不尽人意。时光网和万达早在《长城》上映半年之前,就开始布局衍生品授权,前后推出了数十种品类的衍生品,可由于IP本身影响力不足,结果也只是反响平平。

  而更多的版权方,则是因为行业整体水平有限,没能打造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衍生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便也无从谈起了吧?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