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九章 父子长谈_大明王朝15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厚照听了弘治皇帝对于解除海禁的担忧,并没有继续说服他,而是说道:“父皇。解除海禁对于大明是非常有利的。暂时不去研究此事,也是正常。眼下,还是把国内的事情先解决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弘治皇帝感慨道:“是呀。最起码得让百姓都能吃上饭呀。每年各地的灾害不断。朝廷虽然免除了他们的赋税,也进行了赈灾,可是效果并不好,流民是越来越多。京城这边多亏你在西山开煤矿,发明了蜂窝煤,否则这么多人聚在京城周边,那可是一股不稳定的势力,而且很容易失控。”

  朱厚照十分谦虚地说道:“父皇。我这么做。只是治标而已,并没有达到治本的目的。有些灾害看似天灾,其实里面更多的是人祸。如果我们能把各方面做得很好的话,即便是出现灾情,也不至于这么严重。”

  对于朱厚照所指,弘治皇帝岂能不知道。但是对此他也是毫无办法,说道:“太祖时期,对于贪腐,惩治力度不可谓不大。可是后来呢,依旧是没有彻底解决。我都知道,朝廷的赈灾款发到下边,会被层层盘剥。农民的土地会被地主豪绅、勋戚权贵强行据为己有。知道的,我可以下旨查办。可是那些不知道的呢。难呀。”

  朱厚照对此也不能多说什么。贪腐问题的确是一个长期困扰中国历朝历代的难题。哪怕清朝提出了养廉银,依旧是无法根除贪腐。

  养廉银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官员获得俸禄十倍,甚至百倍的养廉银,无疑也提高了向上孝敬的金额。

  清代官员张集馨从道员升为按察使,需要进京觐见。这就需要对京城的官员进行上下打点。孝敬军机大臣,每人四百金。上下两班章京,每位十六金。六部尚书、侍郎、大九卿等,每人五十金。还有一些同年、同乡、世交好友等,一共需要一万五千余两。

  虽然张集馨有养廉银,可是他上一次京城就需要花费如此巨款上下打点。他到任后,自然也会将这些拿出去的钱,想方设法收回来。

  养廉银自然也就成了笑话,根本不可能让官员廉洁。

  朱厚照虽然在南直隶推行了清冗员、涨工钱的举措,那只是暂时性地遏制住了贪腐。时间一长,贪腐之风必然会重新出现。

  这是一个千古难题。朱厚照虽然没有绝对的自信彻底解决此事,但是他有信心有效遏制住贪腐之风。

  朱厚照说道:“父皇。咱们大明的俸禄的确是有些低了。为此我才在江南给官吏涨了俸禄和工钱。这只是暂时性让大家收手。可是长远来看,也不能彻底解决。”

  “那你可有一劳永逸之法?”弘治皇帝问道。

  朱厚照回道:“目前还真没有。不过儿臣回研究研究的。”

  弘治皇帝劝阻道:“没有,就不要研究了。历朝历代都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