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5章马家军_穿越抗战军火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被带走或烧毁,解放军正要利用老百姓的羊皮筏子渡河,这时刘涵率领半潜艇部队从西面过来,所有的半潜艇上都插着绣着镰刀、斧头图案的红旗。船队来到渡口,将解放军运送到河对岸。

  数日后刘涵带来主位面制作的数十条铁索,又在两岸放了几辆报废的虎式重型坦克,铁索一端固定在南岸报废的坦克上,再用半潜艇拖着铁索至北岸,刘涵又从主位面带来几辆百夫长坦克,放在北岸,坦克将铁索绷直,另一端一一固定在报废的虎式坦克上。铁索上固定一块块钢板,这样铁索桥就可以通行了。

  解放军数路大军赶到西宁,马步芳已经乘坐飞机逃走了,西宁基本上是一座空城。刘涵带人修好了永靖渡口的铁索桥,就去了上海。jiǎngjièshí逃到了台湾,新中国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汇聚了中国绝大多数商业精英和财富,gòngchǎn党能否将这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国家恢复生气,这座城市是个关键。现在的上海什么都缺,粮食、布匹、生活用品……一些不良商人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提前搜罗市面上百姓急需的商品,囤积起来,把价格抬高,然后卖出高价。一些商人这么做是出于商人的贪婪,还有一些人这么做却是受了潜伏下来的guómíndǎng特务的蛊惑,或者本人对新中国的仇视,想把上海搞乱,如果新政府无法解决民生问题,必然失去威信,这样台湾的guómíndǎng就有了卷土重来的机会了。

  刘涵不过来,按照历史发展轨迹新中国也会妥善处理好上海的经济问题,他过来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之举。

  仁济育婴堂附属于上海最大的慈善机构仁济善堂,这里收养了许多弃婴,董事们早就跑路了,这个慈善机构现在由政府接管。刘涵一来到上海,首先来到这里,向仁济育婴堂捐献了五千袋奶粉、一千斤白糖、五万斤大米,还有一些小孩穿的衣服、玩具。数日后刘涵在跑马厅路租下一个店铺,招了十几个伙计,两个账房先生,老板姓张,穿越人士,刘涵只管提供商品。这是一家杂货铺,开业第一天上海政府就出动了公安干警过来维持秩序,因为跑到这里的人太多了,有些人是过来买东西的,还有一些人纯粹是过来看热闹的。

  杂货店出售塑料制做的生活用品、奶粉、挂面、方便面、白糖、火腿肠、罐头,店铺面积太小,也就这几样商品,售价也比较高,不是寻常百姓能买得起的。这些东西都是稀奇货,那些有实力的商人过来要从张老板手里进货,拿到其他城市销售。张老板提出来可以用粮食交换,你们能搞到多少粮食,我就给你们提供多少这种商品。奶粉、方便面、罐头……这些稀奇货可是比粮食更有商业价值,而且还不用担风险。上海粮商囤积的大批粮食到了刘涵手里,刘涵在上海开了十家粮店,以批发价向外供货,上海的粮价很快就掉下来了。

  这天夜里刘涵从主位面弄了一艘六千多吨的货船,船舱里放了三十门拆卸的88毫米高射炮和数千发高射炮弹以及二十台防空雷达。船甲板上放了三千个大硬塑料箱子,里面装着高射机qiāng和子弹。翌日上午刘涵以一名海外华人的身份给上海市陈市长写了一封匿名信,在信中他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痛陈guómíndǎng台湾当局屡次派遣飞机对上海实施轰炸,为了实现和平,让上海百姓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必须有力打击guómíndǎng的飞机,他在海外有军火渠道,可以弄到一批防空武器……陈市长将信将疑地派了一队解放军乘坐一艘机动船来到崇明岛东面海域,果然发现了那艘货轮。此后刘涵就隔三差五地给上海送船,送高射炮,上海的防空得到加强,相继有几架敌机被击落,guómíndǎng的飞机再也不敢对上海肆无忌惮地轰炸了,毕竟**的飞机和飞行员都是有限的,他们也损失不起。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