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2章 扈曌登基当女皇_铁血悲情扈三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下,他手下的太监不足三分之一,缺口巨大。老皇帝宋徽宗在位时,太监有几千人,国破时大都跑了,散落在民间。刘豫登基当皇帝用了数百名,可还有不少太监没生活出路。

  蔡顺子命人四处贴告示,不出三,就来了二百多太监想入宫。蔡顺子虽然还没被任命为太监总管,自己早就把自己当成太监总管了。命令手下四个得力的太监对报名的太监一一脱裤检查。

  有个叫杨帝的人,本不是太监,是个阴.阳.人,也冒充太监,来找饭碗。被检查出了“毛病”,带到顺子跟前。

  顺子大怒,叫道:“敢冒充太监,给我打!”

  杨帝也大叫一声:“不要打我。我马上就可以变成真的太监!”

  杨帝不含糊,当众将那个不像弟的弟剪掉了。顺子点零头,觉得这人挺刚烈的,马上要了他。

  杏黄色的龙袍穿在扈三娘的身上,九条龙在身上翻滚着,她也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迈着四方步,一步一步向龙椅走去。那龙椅放在高台上,要登上九九八十一级台阶才能坐上。台阶数是扈三娘自己定的,她喜欢九,也喜欢八十一这个数。

  皇冠扣在头上,并不是特别舒服。皇上戴的帽子,确切地不叫冠,叫冕。冠,很平常,甚至连猴子都可以戴;冕,则大不同,它显示尊贵,显出身份。因此,汉语世界里于是乎影加冕”、“卫冕”之类的词汇。《文解字》里专门注明:“冕,大夫以上冠也。”后来,成了皇冠的专用词。

  皇帝的冕,在旧世代无疑是底下最尊贵的帽子。它大体由“綖”、“旒”、“缨”、“紞”、“纩”、“紘”等组成。

  綖,就是头顶上那块长方板,前圆后方,寓意圆地方;

  旒,就是悬挂在方板前后的那个珠玉帘,一般用五彩丝线穿五彩珠玉串连而成;

  缨,冕板左右垂下的红绸绳

  紞,有专门用途,也是丝做成的线绳,线绳下端有个黄色绵丸,专用名词叫黈纩;

  纩,其实就是挂在紞头上的玉,谓之瑱,因为两块瑱正好位于左右两只耳朵旁,所以又名充耳、塞耳。

  冕如何固定在脑袋上的呢?用一根叫做玉笄的东西,其实就是俗称的簪子;玉笄的两端绕颔下系朱红丝带,这样才能把整个冕固定住,叫做纮。

  扈三娘不大喜欢那个“旒”,子前后各有十二“旒”,晃晃悠悠遮挡视线,看什么都像是雾里看花似的。本想去掉,哥哥扈成什么也不同意。去掉了,就不是皇帝带的帽子了。扈三娘早就想好了,登基大典之后,绝不戴这样的帽子,今也就是给大家看一看。

  扈三娘一步一步往上走着,不能走得太快,那样显得不庄重。广场上鸦雀无声,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扈三娘坐在龙椅上,炮声响过,山呼万岁。

  凌振眼睛盯着扈三娘,等她坐稳了,他的炮队就会放炮。

  扈三娘终于走上高台,马上就可以坐在龙椅上了。突然,一阵炮响,不是凌振的炮队放的炮。炮声来自城外,又急又响,没有章法。

  一匹快马,飞奔而来。马上的人高喊:“刘豫来攻城啦!!”

  人们一下子慌乱起来。

  “不要乱!”扈三娘大吼一声,“就让刘豫这个儿皇帝的炮声为朕祝福吧!”

  敌人来犯,一切从简。典礼很快就结束了,扈三脱下皇袍换上战袍,御架亲征。

  请看下回——343刘豫猛攻大名府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