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8章 神圣的帝国 (第三更,求订阅)_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战,而这也正是帝国使命的神圣化,一个拥有神圣化的使命的帝国,才是真正的帝国。”

  尽管鱼浮动了几下,可左宗堂却就像是没有看到鱼已经上钩似的,继续说道。

  “这也是帝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帝国使命”教育,需要赋予其进一步神圣性的原因,臣致仕后一直与人讨论这个话题,也算是略有心得吧!”

  “哦!季高,说来听听。”

  朱大皇帝看了看左宗堂,虽然知道他致仕后最喜欢的就是与各个大学的学者研讨国学,可却不曾想他的关注重点是这个问题,或许,这就是他和王有龄的区别。

  无论是左宗堂也好,王有龄也罢,他们都知道朱大皇帝的内心充斥着扩张欲望。

  所以王有龄致仕后,是想通过对海外的关注吸引帝王的注意,是想告诉陛下——臣对海外是了解的,臣支持扩张,用臣,臣可以在助陛下开疆拓土。

  可是左宗堂呢?

  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没有去关注海外,而是去关注国内,他在华夏文明之中寻找扩张的正当性,从而建立一个“神圣性”的扩张理由。他不是在告诉陛下——臣支持扩张。而是在告诉大明人,天下所有的大明人——帝国必须要扩张,因为这是帝国的神圣使命。

  甚至不是在告诉大明人,而是在让所有的大明人产生一种神圣的使命,让他们不知不觉中渴望帝国的扩张。

  就像某一时期的青年人,他们或是怀揣着“解放全人类”的理想或是怀揣着“悍卫自由世界”信念,他们在世界各地彼此撕杀。

  无论结果如何,理想与信念的结合,成就了帝国的扩张。

  “所谓神圣无非就是找到一高尚的目的,这一点无论是在华夏文化亦或是西洋文化,都达成了共识——就是构建文明与野蛮。帝国治下是文明的,而帝国之外是化外之民,是蛮族,通过渲染这种二元对立,让本来单纯的实力差别变成了一种合理差别。只有进入帝国教化的居民才是文明世界的人,否则就是蛮族、蛮夷。

  这一点在西方的扩张中体现特别明显,他们凭借着文明的优势占领殖民地后,既把原住民视为奴役的对象,同样也看做有待教化的对象,当然他们的教化是为了更好的奴役。虽然如此,却也开成了他们的“神圣性”,但是众所周知,这种神圣性是掠夺性,而帝国的神圣性,就在于“大同之世”,以扫荡天下之不平“天下大同”为目标,嗯……”

  看着陛下,左宗堂说道。

  “圣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日之世界,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如此不公,帝国焉能坐而视之,帝国所为者,实为公平之道、平等之世!”

  在左宗堂提到最后八个字的时候,他特意加重了证据,甚至有些激动的用力一攥拳。

  朱大皇帝看着左宗堂的目光都发生了变化,他的脑海中甚至浮现出了一句话——公平,公平,还是他么的公平!

  公平!

  平等!

  不得不说,在世界上没有有比这两个字眼更具鼓动性的了,也更为人们所渴望。

  一个本就不平的帝国大讲公平与平等,这合理吗?

  于法理不合吗?

  不,没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因为帝国带去了相对的公平。现在的世界各国,那有什么平等啊!

  突然朱大皇帝笑了起来,他看着猛然下沉的鱼浮笑道。

  “帝国之疆,丰衣足食;帝国之外,贫困交迫。帝国之责,公正平等,帝国之道,大同之世!”

  在吐出这句话后,朱大皇帝看似平静的内心,变得有点儿激动了,不为其它,因为所谓的“帝国之诺”本质上就是愿者上钩的事情。

  但总是会有很多人相信。

  如果说帝国使命面向的主要对象是帝国精英,那么对繁荣、对公平的许诺就是面向帝国子民的!

  当然,也可以变成对全世界的许诺!

  也可以变成,帝国国民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就是把繁荣与平等带给全世界……

  这不正是帝国的使命的神圣性吗?

  什么殖民帝国?

  什么帝国扩张?

  不,大明帝国的扩张,从来都不是扩张,也不是征服,而是教化,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这个崇高的理想是属于全人类的!

  请收藏:https://m.zhxs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